top of page
「打開岡山 記憶的箱子」活動海報

策展策劃執行

「打開岡山 記憶的箱子」

原名為「阿公店」的岡山,早期因位置居於鳳山到府城的要道及大岡山山區與海線城鎮中間,成為重要的交通及貨物轉運中心。在產業發展方面,因空軍、六十一航空廠而聚集的軍事人口、相關民生產業,雖因軍隊裁減而衰退,但工業發展仍然蓬勃,又以螺絲產業最具特色。鄰近生活圈的橋頭與路竹近年將開發科技園區,則預計將帶來岡山新的就業及移居人口。

 

岡山聚落發展自明鄭時期屯墾聚居至今,因不同政權的都市重劃、現代化的歷程,經歷建設與拆毀,帶來城鎮風貌的不斷變化。因為「進步、發展」的需求,岡山人持續經歷無聲的移動,眷村拆遷的居民、因工作移居的就業者、跨越國境的移工、因市場拆遷而被迫移動的攤商…等等,然而硬體建設雖隨著拆遷而消失,記憶卻會留存於人的腦海、身體裡。

 

在面對新一波都市規劃與商業組織的新建設之前,在逐漸不斷面臨現代化、同質化、全球化所抹平的「地方」之際,紀錄與保留地方文化刻不容緩。因此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、台灣福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、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、日青創藝有限公司四個單位,結合彼此的資源與力量,期望透過含納不同族群、「以人為關照核心」的藝術計畫,舉辦工作坊、訪談、展覽等形式,創造一個抽象的空間間隙,提供岡山民眾及地方團體想像、建立面對未來的內部連結。希望藉由軟性的藝術能量,嘗試使參與者從內在的安頓,找到自我對地方的認同與歸屬感。

「打開岡山 記憶的箱子」活動標準字

指導單位|文化部、教育部、高雄市政府文化局

主辦單位|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、財團法人台灣福興文教基金會、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

策展人|洪榆橙

執行單位|日青創藝有限公司

企業贊助|台灣福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

空間設計|小品在空間設計工作室

影片製作|翡光影像工作室

bottom of page